近代冲突的规模和趋势

Odoo CMS - a big picture

在这个全球化的年代,战争和冲突的模式有很大的改变,近代的冲突有以下趋势::


以战争类型来说,大部分殖民地解放战争于1975年正式完结;自2000年起,国与国之间的武装冲突变得稀少,近数年间(2009-2014),所有武装冲突都发生于主权国家内,属于内战类型,不过约四分一的内战有其他国外军事势力介入,令冲突强度有所升级。2012年人类安全报告的研究显示,假若有国家在军事上支持其他国家内战的其中一方,将会令武装冲突的死亡数字大于普通内战的两倍。


1989年到2008年的统计看来,武装冲突的数目和死亡人数在1990年期间曾大幅上升,冷战结束后的整体趋势却持续回落,及至2004-2008年间才有所上升。另外,虽然2009年的冲突数目和死亡人数较2008年略为减少,不过整体趋势能否保持下降则未必乐观。


在1950年至1970年间,多数的武装冲突发生在东亚、东南亚和大洋洲,而1989至2009年间,全球约半数的战争发生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,但最近数年间,斯里兰卡、阿富汗、巴基斯坦、伊拉克、叙利亚、乌克兰皆发生武装冲突,令中东、北非和亚洲成为最多武装冲突死亡人数的地区。


自冷战时期开始,内战的持续时间比之前短;不过,许多近代的内战结束后,不久又重新开火,因为这些武装冲突通常发生在遍远地区,是较弱的叛军间的细规模内战,通常没有明显的胜利及难以达成和平协议。在1989-2009年间,这类不牵涉国家军队的内战有百分之七十五只维持了一年,约百分之十持续三年或以上。


和平协议比其他终止武装冲突方法更有效减低战争伤亡性,假如武装冲突于和平协议达成后再次发生,其强度会比之前减少百分之八十。


以平民为目标的武装冲突在90年代中期最为严重,1994年的卢旺达大屠杀中,胡图族人对图西族人进行的种族灭绝大屠杀,50万名平民死亡,是迄今最严重的平民袭击。此外,最新调查显示,在1996年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内战中,叛军杀害了至少2万7千名平民,多于之前估算的6千名平民。至于90年代中后期至今,以平民为目标的武装冲突死亡数字(以年计)均大幅低于90年代中期。


自2000年起,特别值得留意的区域性武装冲突趋势为:阿拉伯国家如马里、叙利亚和也门因着阿拉伯之春而牵起的武装冲突浪潮;同时,东南亚国家如缅甸、菲律宾和泰国亦经历愈演愈烈的国内武装冲突;此外,改善国与国之间的多边关系是维持亚洲区域和平的重要关键,包括改善南北韩关系、中日关系、中美互动,以及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联系。